◆SDH传输体制是由PDH传输体制进化而来的,因此它具有PDH体制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是不同于PDH体制的全新的一代传输体制,与PDH相比在技术体制上进行了根本的变革。
◆SDH概念的核心是从统一的国家电信网和国际互通的高度来组建数字通信网,是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特别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与传统的PDH体制不同,按SDH组建的网络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标准化的、智能化的网络。它采用全球统一的接口以实现设备多厂家环境的兼容,在全程全网范围实现高效的协调一致的管理和操作,实现灵活的组网与业务调度,实现网络自愈功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且由于维护功能的加强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
华为Metro系列_Metro100 | Metro500 | Metro1000(155/622H) | Metro2050(155/622M) | Metro3000 | Metro5000 | Metro6100_华为NGSDH系列_OSN500 | OSN1500B | OSN2500 | OSN3500 | OSN7500 | OSN9500_华为OTN系列_OSN1800 | OSN6800 | OSN8800_华为PTN系列_PTN950 | PTN960 | PTN900 | PTN1900 | PTN3900 | PTN6900 | PTN7900_华为微波_时钟BITS_中兴SDH光传输设备_ZXONE 5800 | ZXONE 5800-E | ZXMP S380 | ZXMP S390 | ZXMP S385 | ZXMP S360 | ZXMP S330 | ZXMP S325 | ZXMP S320 | ZXMP S200_中兴波分设备(OTN/DWDM) _ZXONE 9700 | ZXONE 8700 | ZXONE 8500 | ZXONE 8300 | DWDM M820 | DWDM M920 | DWDM M800 | DWDM M900 | DWDM M600 | DWDM M721 | DWDM M720_中兴IP传送平台_ZXCTN 6000系列 | ZXCTN 6500系列 | ZXCTN 9000-E系列 | ZXCTN 9000系列
中兴ZXCTN-6000(V1[1].0)硬件安装质量检查标准43
ZXCTN-6000(V1.0) 分组传送产品 硬件安装质量标准 (V20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ZXCTN-6000(V1.0)分组传送产品设备硬件安装质量标准 硬件安装质量标准(V2009-11) 策 划 ZTE全球售后服务中心 本部产品事业部 编 著 孙明 审 核 赵军强 * * *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 邮编:518057 技术支持网站:http://tsm.zte.com.cn 客户支持中心热线:(0755)26770800 800-830-1118 传真:(0755)26770801 * * * * 声 明 本资料著作权属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或翻译。 侵权必究。
本产品符合关于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方面的设计要求,产品的存放、使用和弃置应遵照产品手册、相关合同或相关国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由于产品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本资料中的内容可能与实际产品不完全相符,敬请谅解。如需查询产品的更新情况,请联系当地办事处。 若需了解最新的资料信息,请访问网站http://tsm.zte.com.cn 前 言 本标准汇集了ZXCTN-6000(V1.0)系统的硬件安装质量检查要点,适用于现场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在ZXCTN-6000(V1.0)系统硬件安装完工时对安装质量进行检查。不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文件,具体规范请参照相关产品的技术文件资料。 本标准将工程质量检查要点分为严格(S)和一般(C),凡条款后加注(C)的为一般要求,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应首先这样做,在条件许可时如果违反,属于一般错误;未加注(C)的表示严格(S),必须按要求执行,如果违反,则属于严重错误,原则上所有错误均要求整改。 本检查标准没有列出的,检查时以技术协议书、工程设计、产品验收规范、运营商标准或设备安装所在国家的国家标准为准,与上述文件中含“必须” 、“严禁”、“不得”等字样的条款不符的过程和结果均为严重错误,其它为一般错误;本标准所列指标与上述文件要求不一致的以上述文件为准。 TOC \o "1-3" \h \z \t "标题 6,1,标题 7,2,标题 8,3" HYPERLINK \l "_Toc106090422" 第1章 机房环境条件 1-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23" 1.1 设备机房 1-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24" 1.2 设备平面布置 1-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25" 第2章 设备安装及工艺 2-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26" 2.1 接地要求 2-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27" 2.2 防雷要求 2-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28" 2.3 电源要求 2-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29" 2.4 等电位连接 2-2 HYPERLINK \l "_Toc106090430" 2.5 环境要求 2-2 HYPERLINK \l "_Toc106090431" 2.6 安装工艺要求 2-2 HYPERLINK \l "_Toc106090432" 第3章 电缆走道及线槽 3-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33" 第4章 线缆布放及连接 4-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34" 4.1 电源线、地线 4-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35" 4.2 尾纤 4-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36" 4.3 线缆布防工艺 4-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37" 第5章 装配、标签及其它 5-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38" 5.1 装配 5-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39" 5.2 标签 5-1 HYPERLINK \l "_Toc106090440" 5.3 其它 5-2 HYPERLINK \l "_Toc106090441" 附录A 条文说明 A-1 1. 机房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门窗完好,过线孔密封良好,干燥无积水并能防止水从孔洞浸入室内。无明显的灰尘。 2. 机房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 3. 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小于1Ω。 4. 对于有活动地板的机房,安装设备时应有钢质底座,非镀层底座应涂防锈漆。 5. 机房主要的门的高度≥2.2M,宽≥1.8M,不妨碍设备的搬运。室内净高≥3M。 6. 楼板的承载能力必须大于500kg/m2 。 7. 机房必须安装空调、通风设备,调节范围:湿度为30%~70%,温度为15℃~25℃。 8. 机房内照明设置应配备三种:常用照明、保证照明、事故照明。 9. 机房内部不应有给水、排水、煤气及消防管道通过。 10. 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必须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 11. 机房内不同电压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标志。 12. 机房配有感烟、感温等告警装置,性能应良好。 机柜平面布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如果没有规定,则以下列条款为准: 1. 一排机柜与另一排机柜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2m。 2. 机柜侧面与墙的距离不小于1m。 3. 第一排机柜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小于1.5m。 4. 最后一排机柜背面与墙的距离不小于1.2m。 5. 如果一排多于7个机柜,中间应留有不小于1m宽的通道。 (如果不满足,按照工程界面由甲方或乙方解决) 设备接地端全部与地网可靠连接。 设备机架的接地端连接螺栓不小于M8,一个螺栓只能接一个地线。 接地汇接点与地网的连接处要牢固、可靠,并涂有防锈漆。 大型局端的中心机房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欧姆、远端机房及室外设备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姆。 额定电流大于16A小于50A的大型设备地线截面积不得小于16mm2,额定电流小于16A的小型设备地线截面积不得小于4mm2; 地线两端的连接必须使用铜线鼻、螺栓及弹簧垫片紧固,室外地线连接必须有防腐处理。各接地端均不能悬浮。 (如果不满足,按照工程界面由甲方或乙方解决) 交流电源端口宜安装有通流量不小于20kA(8/20us)的电源防雷器; 室外信号端口(包括天馈口)宜安装有通流量不小于5kA(8/20us)的信号防雷器; (如果不满足,按照工程界面由甲方或乙方解决) 设备或机房宜独立供电,有独立的开关。 室外基站供电电源变压器离机房距离宜大于100米,交流电源线至少埋地50米后进入机房。 电源电压在产品的额定电压范围内(-40至-57V之间),交流电源应提供稳压器或UPS。 蓄电池安装平稳,容量足够,且有红+、蓝-标识。 (如果不满足,按照工程界面由甲方或乙方解决) 中心机房和远端机房必须严格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必须提供低阻抗的接地汇集线(一般为接地铜排,接地铜排之间使用不小于50mm2的多股铜线连接或直接焊接),联合接地系统任何两点之间的直流阻抗不得大于0.5欧姆;室外设备的地线、天线架必须与室外防雷系统良好等电位连接,必须有等电位连接的汇接铜排或铁排,所有连接到汇接铜排的地线长度不得大于0.5m,任何两点之间的直流电阻不得大于0.5欧姆,实现等电位连接的点要牢靠、紧固,所有的金属体及连接处必须有良好的防腐处理; 机房温度在设备工作温度的允许范围内(5度至40度),最好能够有空调。 中心机房应有控制湿度的措施。 机房应有较好的保洁措施,门、窗密封良好,设备无明显的灰尘或污染。 1. 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3. 同一列机架的设备面应成一直线,误差小于5mm;机架间的缝隙应小于等于3mm;同类机架相邻,高低偏差小于2mm。 (1) 保护地线应用整段线料,多余长度应裁剪,不得盘绕。 (2) 机架间保护地线不得串接。 (1) 机房门窗完好,过线孔密封良好,干燥无积水。 (2) 交换子系统设备的安装机房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接地电阻小于1Ω,设备安装排放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7. 活动地板的机房内安装设备,应有钢质底座,非镀层底座应涂防锈漆。 8. 配发绝缘地脚的设备,安装后机架与膨胀螺栓之间应绝缘。 (3) 应有防松处理。 1. 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每米允许水平偏差为2mm。电缆走道的地面支柱安装应垂直稳固,允许垂直偏差为1.5‰。 2. 加固支撑安装平稳牢固,吊挂垂直整齐。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螺帽紧固后余留5mm左右)。 3. 走道横平竖直,各横铁规格一致,两端紧贴走道扁钢和横铁卡子,横铁与走道扁钢相互垂直。 5. 走道横铁间隔均匀,当影响下电缆时,可做适当调整。 6. 槽道安装应平直、端正、牢固。列槽道应成一直线,两槽道并接处允许水平偏差2mm。 7. 构件漆色应一致。 8. 电缆走道穿过楼板空洞或墙洞处应加装保护框,电缆放绑完毕应用盖板封住洞口。 9. 保护框和盖板均应刷漆,其颜色应与地板或墙壁一致。(C) 10. 走道(或槽道)的保护接地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 应将线缆与电源线分开排放。 2. 下走线时,电缆盘放高度不得超过200mm。 3. 电缆布放应顺直、整齐,不得交叉,下线按顺序,出柜1m以内,电缆布放允许有部分交叉。 4. 电源线、接地线制作: (1)应用整段线料,线径与设计容量相符,布放路由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多余长度应裁剪。 (2)端子型号和线缆直径相符,芯线剪切齐整,不得剪除部分芯线后用小号压线端子压接。 (3)压接应牢固,芯线在端子中不可摇动。 (4)接线端子压接部分应加热缩套管或缠绕至少两层绝缘胶带,不得将裸线和铜鼻子露于外部。 (5)绝缘胶带或热缩套管的颜色需和电源线的线色一致,即48V电源线用蓝色胶带,工作地线用黑色胶带,保护地线用黄色胶带。(C) (6)电源线、接地线两端均应有明确的标签(机柜门接地线不需要标签)。(C) 1. 尾纤弯曲半径大于等于80mm。 2. 尾纤在机架外部布放应加套管保护,套管两端延伸到机架内部。 3. 套管两端应用绝缘胶带封扎,避免尾纤滑动被套管切口划伤。(C) 4. 设备内部尾纤上标签一致、准确。 1. 布放路由走向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线缆拐弯应均匀、圆滑一致,其弯曲半径大于等于60mm。 3. 线缆在电缆走道的每一根横铁上均应绑扎。(C) 4. 槽道内可以不绑扎。 5. 信号线、控制线的连接: (1)线缆剖头不应伤及芯线。 (2)在剖头处套上合适的套管或缠绕绝缘胶带,颜色与线缆一致。(C) (3)同类线缆剖头长度、套管或缠绕绝缘胶带长度尽量保持一致,偏差不超过5mm。(C) (4)焊线不得出现活头、假焊、漏焊、错焊、混线等,芯线与端子紧密贴合。焊点不带尖、无瘤形,不得烫伤芯线绝缘层,露铜小于等于2mm。(C) 1. 设备内应有防静电手环。 2. 零部件安装: (1)门板安装齐全,开合自如。柜门接地线连接牢固。(C) (2)传感器安装位置合理。 (3)机柜上方的顶挡板和侧挡板安装齐全。(C) (4)出线口挡板安装齐全。(C) (5)空槽位应安装假面板。(C) (6)零部件固定螺栓全部牢固安装,有平垫、弹簧垫。(C) 3. 设备内不得存放物品。(C) 4. 设备外观应保存完好,无变形。 不得有划痕和刮伤,少许掉漆应补同色漆。(C) 5. 设备外部、电池架上的电源接线柱应有绝缘保护。 6. 设备内外空置的光、电接口(插座)须有防尘保护措施。(C) 7. 设备内部、顶部无施工余废料。 (1)设备外观清洁、无污迹。(C) (2)线缆清洁、无污迹和施工记号。(C) 1. 标签宜采用两端标识法,书写工整,粘贴位置一致,距离线缆尾部1-2cm。(C) 2. 标识方法应标出设备名称(编码)和尽可能详细的接口位置,按照“机架号-机框号-板位号-接口号”或“设备名称(编码)--接口号”等方式标注,不得简单使用数字标注。(C) 3. 标签粘贴朝向一致,表示线缆去向的一面朝上或朝向维护操作面,方便阅读。(C) 1. 信号插、接头应有卡子或螺钉固定。(C) 2. 信号线、网线等在墙面、地板下布线时应安装线槽。 3. 尼龙锁紧扣绑扎松紧适度,多余部分齐根剪除,不得留尖口。(C) 4. 压接电源线、地线接线端子时,每只螺栓最多压接两个接线端子,且两个端子应交叉摆放,不得重叠。 5. 施工区域应清洁,工程余料妥善处理。 6. 线缆绑扎间距基本一致。(C) 为使质量检查时对一般错误量化、准确、一致,当发现现场有与指定条款要求不符时,按下述条款进行一般错误的量化计算: 1. 每个机架或底座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2. 每个部件或螺栓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3. 每个保护框或盖板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4. 每个套管端头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5. 每根电缆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6. 每个剖头处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7. 每个焊头处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8. 每个接线端子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9. 每个插、接头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10. 每个柜门接地线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11. 每块挡板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12. 每个空槽位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13. 每个螺栓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14. 每个断路器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15. 每个机柜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16. 每个告警箱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17. 每个终端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18. 每个机柜标签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19. 每块单板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20. 每个机柜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21. 每1cm的划痕或1cm2的刮伤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22. 每个接口(插座)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23. 每个标签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24. 机架内每排标签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25. 每个尼龙锁紧扣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26. 每台设备(机架)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27. 每根线缆记为一个一般错误。 下一篇PTN答辩题答案
|
|
诺深达主营业务 华为及中兴SDH光端机、PCM接入设备,综合配线柜,电池电源等通信设备 Metro1000(155/622H) | Metro2050 | Metro3000 | Metro5000 | OSN1500B | OSN2500 | OSN3500 | OSN7500 |OSN1800 | OSN6800 | OSN8800 | PTN950 | PTN960 | PTN3900| ZXMP S385 | ZXMP S330 | ZXMP S325 | ZXMP M820 | ZXWM M920 | ZXMP M800 | ZXWM M900 | ZXCTN 6000 | ZXCTN 6500 | SDH设备优势渠道商 版权所有@诺深达通信设备 | 联系我们 地址: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街道工业园路1号百财云谷大厦1010 电话:0755-29308485 手机:135-5471-7771 |